读许多老新闻工作者采写的新闻作品,写风格格各有特色,但有一个共同点,现场感很强。这和他们深入实践,深入大众采访的好风格是分不开的。在战争时代,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上前哨采访,有时持枪投弹冲击。听到冲击,看到冲击,与自己上前哨冲击写出的东西情感是大不一样的。当然,记者正常采访不可能“事事上前哨冲击”,但要求“到现场去”是应该做到的。这儿选录了我到现场采访的几个小镜头:
“支撑专业户,咱们这儿有个好典型。”吉林四平地委担任人向我介绍说。他还告诉我:“伊通县财政部门拿出十万元钱,扶持黄岭子公社养鸡专业户吕洪吉与其他社员联合办养鸡场,是个新经历。”我十分高兴,决议前去采访。
车在高低的山路上奔走,头一天,赶到伊通县城已是黄昏,县里的讲:“那个养鸡专业户的确不错。”第二天正午,我赶到公社,与几位担任干部座谈,他们也说吕洪吉养鸡不错,但终究好在啥当地,说不清楚。我又走了几十里路,来到吕洪吉家。通过了解,这家养鸡技能的确高。1979年借款一千五百元,养了三百只母鸡,收入三千元,当年还借款五百元,1980年养母鸡五百只,孵化小鸡二万五千只,收入近四万元,除开支七八千元,还清借款一千元,又出资三千元新盖了两栋六间鸡舍,还买回孵化小鸡设备等。这时,上级有的领导提出要发挥他的养鸡技能特长,由县财政局拨款十多万元,让吕洪吉在这离家园二十多里的山谷联合其他社员办一个团体养鸡场。
从此,吕洪吉家院里萧瑟了,刚刚新盖的两栋鸡舍,一栋闲着,一栋里只需一百多只鸡了。他六十多岁的父亲和他弟弟,总共四户,十一口人,除五个妇女、小孩留在家,六个男劳力都到养鸡场上班。
为了弄个终究,我又赶到养鸡场,找吕洪吉面谈。他担任鸡场担任人,享用“以农代干”的待遇,每月薪酬九十元。其他四十多名社员都是从几个公社招来的,男劳力日薪酬一元八角六分,女劳力日薪酬一元四角四分。场里的党支部书记是专从景台公社赵家大队找来的。养鸡场没有饲料地,他们花钱租了邻近生产队十多亩地。这个养鸡场还兼并进来亏本的采石厂和养牛场。
问题搞清了,这不是一个经历,而是一条经验。所以,我写了一篇批判报导,刊登在《人民日报》1983年3月26日二版头条,标题是:《专业户小本大利步步登高,硬联合拨款十万远景不妙》,一起,配了一篇《长话短说》小言辞《请勿帮倒忙》,文中指出:“农人刚刚打破‘大锅饭’,伊通县又花一大笔钱办了个‘大锅灶’(团体养鸡场)。这是‘热心’帮了倒忙。怎么战胜这种‘热心’,重要的是肃清‘左’的思维影响。”
1984年4月的一天,我从江苏省徐州市到睢宁县采访途中,司机小王送一位老乡回家省亲,轿车脱离柏油公路,驶进乡下小路,行十余里,来到孙徐村。
车停村口。我随意走进路西一户农家(没有干部伴随)主人正在院里盖一间土泥厨房,他住的是寒酸的草房,看样子日子不宽余。四十来岁的吴桓举向我介绍说:“全家承揽七亩地,去年收小麦一千八百斤,交公粮七百零四斤,一亩地留种子三十斤,挖河交了四十斤,剩余的不多了,本年口粮不行吃。”他领着我走进里屋,敲敲几口粮缸,都是空的。我问:“你家的麦子亩产为啥这么低?”他爱人在一旁插嘴:“没钱买化肥,又不敢假贷,后来向他人借了一百元,买回化肥上到田里时现已晚了,误了庄稼长。”说罢,他从抽屉里抽出一份油印的合同书,并对我说:“你看看,这上面向咱们要的东西有多少!”
我细心打量,这不是一份合同书,而像一张通知单,“依据本年中心一号文件精力,通过支部研讨决议,1984年上交村民委员会……,限期于10月底前交清,任何人不得恣意延迟。”当然,也不能说团体提留的项目都是不合理的,比方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等,仍是该提留的。可是“别的”那个农田基本建设费,“每人暂定十元”,四口人便是四十元,还不包含交的水利粮,这个困难户能承当得起吗?
在村头,我问围上来的农人们:“这户的日子水平在你们村算哪一等?”他们答:“中等偏下。”我没有来得及在这个村具体查询,说不出像这样的合同书,这样的困难户还有多少?但即便不多,也不能够忽视。因而,我把这个非正式采访得来的资料向睢宁县委和县政府的担任谈了,他们说:“研讨研讨。”
司机小王在路上对我说:“我在这条大路上拉着领导干部来来去去跑了十多年,但没见一个头头半路下车进村到老大众家里坐坐。记者,不客气地说,你们下乡采访常有人陪着,看的是好当地,听的是“八哥调”,了解真民意不容易呀!假现在日也有人陪着,恐怕也看不上这家困难户了。”这话深深触动了我。所以,我写了一篇报导:《值得研讨的合同书》,刊登在《人民日报》二版头条,一起宣布谈论:《莫忘吴恒举》。
1985年1月15日,寒风刺骨,冷冻反常。咱们观赏河北省三河县李旗庄乡水磨石厂后,正要上车动身,一辆小车开进厂院来,车上走下一位戴眼镜的青丝白叟。我心里一动,这么冷的天,这么老的人来干啥?所以,我跟着他走进厂工作室。
“不来不放心。”白叟对年青厂长说:“小刘呀,现在虽然建筑业大开展,建材业大缺口,可产品要有质量,才有销路。你们厂土法上马,制坯不过关,磨也有问题,得想想办法呀?’我马上决议采访这位白叟。他叫穆嘉琛,七十高龄,是水电部高档工程师。五十时代,他研讨过水磨石,曾写了《水磨石施工法》一书。现在,离休了,在家里闲不住,他说:“我要去村庄逛逛,为乡镇企业解难,为国家的富民政策添把劲。”半年多来,他四处奔走,为北京、河北村庄办起六个水磨石厂,办一个厂出资五万元,有三万元流动资金,当年就能还本。粗算,他协助办的六个厂子,出资三十五万元,就可换来收入二百万元。
《乡镇企业的热心人》,我写的这篇短新闻刊登在2月24日《人民日报》一版,表彰了这位老科学技能人员。起先,我仅仅为表彰他的可贵精力,没想到稿子见报后,先后收到全国各地一百多封来信和电报,要求供给办水磨石厂的设备和技能。那些天,我与穆老电话不断,将来信、来电都转给他,他逐个做了答复,并把他的水磨石施工法编印成小册子寄给读者。有一天,黑龙江省某县一位乡镇企业的采购员来报社找我,掏出贴身带着的《乡镇企业的热心人》剪报,诚恳要求登门拜访这位“科技财神。”
这件小事,使我进一步了解了两点:榜首,乡镇企业急需科学技能来装备,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亟待变革,敏捷把“短平快”的技能成果送到乡镇企业是一项战略性的办法。穆老的举动是大江里的一个浪花。第二,在变革的时代,日子中每日每时都在发生着料想不到的新人新事,要及时采写它,宣扬它,只需到日子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大众中去,数九寒天才干碰上这条新闻,假如钻在暖洋洋的工作室里,谁能想到七旬白叟大寒天到村庄上门送技能呢?
在初次全国现场短新闻颁奖会上说:“我常引这句话,‘全国顺治在于民富,全国和静在于民乐’。民乐才干和静。咱们要努力做到在坚持正面宣扬为主的一起,使人们感到咱们的宣扬和颜悦色,使读者、观众、听众感到对他们尊重、了解、关怀,而不使人家看见你就厌烦,看见你就跑。现在展开的“现场短新闻’评选活动,有利于处理好这样的一个问题。”
“现场短新闻”是个名词性词组,由五个词素组成。前两个和后两个词素别离组成了“现场”和“新闻”两个合成词中心的“短”字是个单音词。便是说,“现场短新闻”这个词组由三个基本单位所构成,其中心词是“新闻”,“现场”与“短”是对中心词的附加限制词,规则着这种新闻方式的特征。
从现在来稿与见报的“现场短新闻”看,种类、质量好的不少。但也有的写得短少。有的有新闻无现场,有的有现场无新闻。一般来说,存在五方面问题:一是时效性差,有些报导仍是“前不久”、“最近以来”等耐压性报导;二是内容较空,概念话多,形象生动的现实少;三是思维较浅,短少新闻指导性,仅仅一般的工作记载;四是形象轻呆,花色种类少,立异性不行;五是滋味较淡,短少可读性、趣味性。
采写好现场短新闻十分重要。它是新闻变革的需求,是办报挨近实践、挨近大众、挨近日子的需求,是进步记者和通讯员写作水平的需求。为此,咱们要念好“六字经”:
真——务实性。首先是现实实在,根绝虚伪。胡编乱造,一害国家,二害大众,三害自己。其次是实质实在。透过现象看实质,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新——时代性。新闻本姓“新”,现场短新闻应该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当今九十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本世纪末完成小康日子水平。安稳、变革和开展是咱们宣扬报导的要点。既要看到昨日,又要看到今日,更要看到明日。未来无限好,全凭今朝干。
快——时效性。有些新闻生命很短,今日不报导,明日就变成旧闻。所以要发起抢新闻,快采、快写、快发稿,夜以继日“捞活鱼”。
短——会集性。一篇几百字,长的也不超越千字。最好一篇一个主题,内容会集,力戒涣散。咱们要当好“电焊工”,把现场一个个生动的新闻镜头奇妙地焊接起来,首尾相连,层次分明,字句精粹,天衣无缝。
活——实录性。为把读者带到现场,尽量少叙说,多描绘;少概念,多形象;少造作,多朴素。应该给读者一个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也便是说,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写报导。咱们还需求学会用两种人的眼睛看事物:像孩提的眼睛那样,看到任何事物都感到新鲜风趣;又要像聪明的长者的眼睛那样,看到各种事物后能敏捷分出巨细、是非、美丑来。
深——思维性。有人说:“短新闻,千把字,难以写深。”应该供认,短新闻不能像长篇的深度报导那样论述思维观点。可是,现场短新闻也要留意反映思维性。思维发掘得深了,宣扬报导的指导性就强了。只需下功夫,短新闻也能够反映深思维。
出书新闻作品《大山情》《采写新闻的困惑与出路》《独家新闻怎样采写》《音讯采写三讲》《记者悲欢离合》《从通讯员到高档记者》等。
...